Pickle x Banana

匹克球和網球的區別:場地、計分、球拍差異一次搞清

匹克球 Pickleball 和網球的區別

目錄

Pickleball 跟網球有什麼不一樣?

Pickleball 跟網球乍看之下像是一家親,都是在網子兩邊你來我往的球類運動,但實際上一場打下來,會發現它們吸引的玩家、運動節奏,甚至整體氛圍都很不一樣。

尤其當 Pickleball 在全球快速竄紅,越來越多人好奇:這到底是哪裡不一樣?從場地、規則、球具一路看下來,差異其實比你想像中更多。

小場地,大社交

網球場與匹克球場比較
source: pickleballinfo

網球場的尺寸向來豪氣,單打是 78 英尺長、27 英尺寬,雙打還得加到 36 英尺寬,跑動空間很足。你還得看它是紅土、草地還是硬地,不同材質會影響球的速度與彈跳。

Pickleball 呢?

場地只有 44 英尺 × 20 英尺,跟羽球雙打場差不多,一座網球場甚至可以劃出四座 Pickleball 場來打。不只省空間,也更好親近。不管是青少年還是長輩,都能更自在地上場體驗。

而且它還多了一個有趣的區域:「廚房禁區(Kitchen)」,也就是靠近網子的七英尺範圍內不能凌空擊球,也就是截擊。

這個規則讓打法多了層策略,而不只是誰衝到網前搶殺就贏。

球拍不像網球球拍,球也不像網球

匹克球拍與網球球拍比較
pickleball 球拍與網球球拍

你拿過 Pickleball 匹克球拍就知道,那不是「球拍」,比較像是「板子」。沒有網線,而是全實心材質(像塑膠複合材料、泡綿等),尺寸更短、重量也輕很多,平均 7–9 盎司就能上場打。

網球拍呢?

27 吋左右,有拉線、比較重,搭配的也是加壓、外層包覆毛毯的球,彈跳可以高達 53–60 英吋,擊球聲響也比較有存在感。

Pickleball 則使用的是塑膠球,上面打滿 26–40 個洞,看起來像個威浮球。

擊球聲清脆、球速較慢、彈跳低(通常在 0–34 英吋之間),也因為這樣讓入門門檻變得很低。沒什麼運動底子的人也能快速打起來。

發球、得分與節奏感,都是不同邏輯

網球的發球是武器,通常高舉過頭猛力一擊,一場比賽有兩次發球機會,不管誰發球,雙方都能得分。

Pickleball 完全不一樣:發球只能用手臂自然下擺、腰部以下擊球,球還必須斜對角過網才算。更有趣的是,只有發球方能得分,而且發球一次失誤就換邊。

還有個「雙彈跳」規則(Double Bounce)——發球後的回發,擊球者必須讓球彈跳一次才能擊球(發球時在對方場彈跳一次,回球後在己方球場彈跳一次,所以叫雙彈跳),這也大大延長了回合、讓新手比較不會被秒殺。

另外,Pickleball 的比賽結構也比較輕鬆:打到 11 分、領先對手 2 分就能拿下一局,三戰兩勝制結束比賽,節奏快、觀賞性高,不會拖到像網球那樣一場可能要兩小時。

實際體驗下來,通常一場雙打一局會差不多10分鐘結束。

如果是職業比賽,的話一場三戰兩勝大概是30-40分鐘。

從大力擊球到節奏控制:兩種運動的戰術分野

兩者的比賽節奏、技術需求與策略邏輯大不相同。

像 Rafael Lenhard 這類從小打網球的選手,在轉戰匹克球單打時往往能快速上手,甚至在職業賽事中爆冷擊敗世界排名頂尖的 Ben Johns

這是因為單打匹克球偏向直接、快速且具壓迫性的風格,與網球類似的爆發力與攻擊性打法,在初期會有明顯優勢。

但一旦來到雙打,就沒這麼簡單了。匹克球雙打強調的不只是擊球,而是戰術配合、節奏控制與kitchen區的「貓捉老鼠」式試探。

一味仰賴 drive 擊球(banger)的網球習慣,在這裡可能會被對手輕鬆閃躲、反制,甚至反被自己的失誤擊敗。你可以大力擊球,但如果對手判斷出球會出界,反而會讓你成為自己最大的對手。

這也解釋了為什麼許多網球選手能在單打快速取得成績,但在雙打卻需要重新學習匹克球的細膩節奏與互動邏輯。

真正進入「匹克球模式」,意味著你必須放下某些網球直覺,重新學會在廚房區控制節奏、壓迫與化解drive攻擊。那是一種完全不同的戰場。

不一定是「年長者的網球替代品」,而是另一種運動語言

網球場與匹克球場替代
一個網球場可以變成四個匹克球場 source: palmsoace

Pickleball 雖然常被拿來推薦給老人,但這運動可不只是溫和的健身替代方案。

它的小場地、低門檻與快速社交性,讓不少年輕人也愛上這項運動。不需高強度跑動,也可以打出高技巧回球與趣味配合。

社區、學校、公司內部的休閒比賽也越來越常看到 Pickleball 的身影。

網球則保有它一貫的經典魅力。場地大、球速快、體能要求高、技術細節也多,對於習慣高強度競技或喜歡打長回合戰的選手來說,依然是不可替代的選擇。

要選哪一種?看你想要什麼樣的運動體驗

喜歡對抗激烈、跑動抽球,網球會是很棒的修煉場。但你要學會發球可能就要3個月,打一場像樣的來回可能要一年?

但如果你在找一個更容易揪朋友入坑的社交型運動、或是下班後動一動又不想汗流浹背,Pickleball 絕對值得試試看。

這兩種運動沒有誰好誰壞,而是各自的節奏、氣氛、玩法都在傳遞不同的運動價值。

或許有一天你會發現,一邊是週末的大戰激鬥,一邊是週三傍晚的笑聲與小比賽,兩種都能在你的生活裡找到位置。

參考資料

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Pickleball and Tennis? – Paddletek Pickleball, LLC

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Pickleball and Tennis? – Forbes

Tennis vs Pickleball: Key Differences & Tips | LTA

Pickleball vs. Tennis: 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 | Dominator

Pickleball Court vs Tennis Court | Sport Court Las Vegas

Key Differences Between Tennis and Pickleball – Columbia Association

Picture of Jerome | Pickle x Banana

Jerome | Pickle x Banana

Pickleball Lover,在越南 🇻🇳, 現在 Threads 每天發文,也正在嘗試和Joola、CRBN、Selkirk一起開發新產品

更多精選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