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ickle x Banana

Pickleball 匹克球是什麼:最完整的匹克球由來,Pickle 其實不是來自狗的名字

目錄

匹克球是誰發明的?雨天、孩子與一顆塑膠球

匹克球發明地
貝恩布里奇島(Bainbridge Island)的位置

匹克球(Pickleball)不是出自專業運動專家的設計,而是誕生在一個下著雨、孩子們吵鬧不休的夏日午後。

地點是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對岸的貝恩布里奇島(Bainbridge Island),時間大約是1965年左右,主角是一群只想讓小孩安靜一點的大人。

當時,聯邦眾議員 Joel Pritchard 和好友 Bill Bell 打完高爾夫球回家,看到孩子很無聊,便隨手拿出幾支舊乒乓球拍和一顆塑膠球,把孩子們趕去羽球場「亂揮看看」。

誰也沒想到,這場「家庭安撫行動」竟意外打出一項新興運動。

所以,匹克球(Pickleball)可以說是由三位美國人:Joel PritchardBill BellBarney McCallum,在美國華盛頓州的 Bainbridge Island(貝恩布里奇島)共同發明的。

匹克球名字的來源?童話與真相並存

如果你曾經搜尋過「Pickleball 的起源」,很可能看到過這個故事版本:匹克球名字的來源?

來自他們家的狗 Pickles,這隻狗會撿球,於是叫做 Pickle’s ball,最後簡化為 Pickleball。

這段故事出現在幾乎所有文章、官網與宣傳中,連美國匹克球協會(USAPA)也把它印在官方教材裡。

然而,這故事其實只對了一半,甚至有點「包裝過頭」。

那隻叫做匹克的狗
那隻叫做 Pickles 的狗

航海名詞,才是命名的真正來源

Joel 的妻子 Joan Pritchard 曾是划船選手。她提到,自己當年之所以叫這遊戲「Pickleball」,是因為它讓她想到划船比賽裡的「Pickle Boat」

那是由剩下船員臨時湊成、往往最慢的一艘船。這個名字本身有點滑稽,剛好呼應這個隨興又好玩的遊戲。

Joan 甚至在2008年《Parkersburg News and Sentinel》的專欄中明確指出:「那隻狗 Pickles 是兩年後才來的,我們是先有遊戲,再照遊戲名字取的狗名。」

她補充說,球網高度為什麼是 36 吋?

因為那正好是 Prichard 的腰部高度,每次比賽前他都會親自走過去對一下。球則是附近小孩帶來的 whiffle 威浮球。

這些「剩下來的工具」,剛好呼應了 Pickle Boat 的意象。

被誤傳的可愛故事,為何會流行?

匹克球發明人之一 Barney McCallum
左為 Barney McCallum

Frank Pritchard(Joel 的兒子)曾說,沒人真的記得那天誰先提到那個名字,但後來「狗的版本」聽起來比較可愛,也比較適合上電視和行銷。

甚至有一次,Barney McCallum 對記者說了真相,一位協會官員當場臉色發白,說:「你不會真的把這寫進去吧?我們手冊都印好了耶。」

Joel 自己在2000年的口述歷史記錄中也承認:「我們只是覺得 Pickle-ball 這名字很古怪,很適合這遊戲。然後有個記者聽到那隻狗的故事,就寫進去了,大家一聽覺得不錯,就……照用。」

從某種角度來看,這是一個關於如何「都市傳說變成官方歷史」的教科書級案例。

從家庭遊戲變成大人主場

雖然最初是為了孩子設計的遊戲,但沒過幾天,大人們就發現這東西其實更好玩。

Barney McCallum 回憶,他第一次打完之後,隔天一早便迫不及待想再下場。結果場上滿是成年人,孩子們反倒被邊緣化了。

規則是邊玩邊訂。

例如,因為 Dick Brown 身高 6 呎 4 總是跑到網前殺球,他們就畫了一條線限制不能在那裡空中擊球——也就是今日的「廚房禁區(non-volley zone)」雛形。

得分制也經歷過多次爭論,從乒乓球、羽球、網球規則各種嘗試都有。

地下室裡的創業起點

原本他們用的是乒乓球拍,但太脆弱,很快就壞掉。

Barney 在自家地下室拿出鋸床,畫了三種拍型,自行鋸出原型球拍。沒有握把泡綿、沒有包裝,卻非常耐用,還意外成為商業的開端。

這些拍子就是後來第一批銷售用具的雛型。他們從沒想過會創業,只是身邊朋友開始說「我也想要一套」,Barney 只好開始動手「大量生產」。

從班布里奇島走向城市與全美

匹克球最早的移動不是靠媒體,而是靠朋友與鄰居的傳播。

當年島上鄰居一戶接一戶在自家院子蓋球場,而 Seattle University 校長 Fr. Fitterer 被邀來試玩後,乾脆在校園裡開設定期比賽時段。

Joel Pritchard 更是在競選活動中,把匹克球當作現場活動「娛樂環節」,找幾位觀眾現場教學。這讓匹克球從家庭活動躍上政治舞台,不只是玩,也開始「被看見」。

被逼入商業的草根運動

隨著越來越多人想購買設備,Barney 終於與 Prichard、Bell 成立 Pickle-ball Inc.。

初代商品是一組含四支木拍、一張網子和幾顆球的 starter set,售價 29.5 美元。

當《紐約時報》報導刊出後,郵差一次送來好幾袋現金信封,Barney 笑說:「我買光全美所有的羽球網。」

後來 David McCallum 成為公司第一位正式員工,專門負責推廣與物流。他們開始走訪全美中小學、體育教育展,把這項運動變成真正進入校園的全民運動。

家庭的溫度,社群的起點

匹克球從來不只是競技項目,更是一種能夠讓三代同堂一起打球的遊戲。像 Carol、Scott、Patty 這些當年島上家庭的小孩,如今也都成為歷史的一部分。

他們說,早期的比賽是大人和小孩混合搭檔,沒有嚴格分級,只有純粹的享受。

Scott 說:「我們發明了 ‘dink’ (丁克)技巧,就是把球輕推到網前,對手不好殺球,再等機會扣殺。」

這些技術與策略,都是在那片簡陋球場上慢慢誕生的。

匹克球介紹:一場遊戲的靈魂,不只是名字

匹克球的故事不只是關於球拍、規則與勝負,而是一場運動如何從家庭起點變成社會現象的歷程。

從童話版的「狗狗故事」到更貼近現實的「Pickle Boat 命名」,它證明了一件事——即使歷史會被包裝,但真正的精神,是那些人與人之間打出來的信任與連結。

無論你相信哪個版本的故事,Pickleball 的誕生有一點是毫無疑問的:它來自一群只想讓人快樂的人。

那種快樂,不需要太多包裝。只要球一發出去,笑聲就會響起。

參考資料

The History of Pickleball

The Origins of Pickleball: How It All Began

WHERE DID PICKLEBALL GET ITS NAME?

Picture of Jerome | Pickle x Banana

Jerome | Pickle x Banana

Pickleball Lover,在越南 🇻🇳, 現在 Threads 每天發文,也正在嘗試和Joola、CRBN、Selkirk一起開發新產品

更多精選文章